某二手平臺公開賣嬰幼兒的信息今日不脛而走。
有網友在社交媒體發(fā)文稱,在國內某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則公開售賣嬰幼兒的信息。在該信息中,商品詳情中雖僅使用“兒子”兩字,標價2800元,但附有該嬰幼兒的個人信息。
該網友起初以為這是一出鬧劇,但在和賣家交流過程中卻發(fā)現,賣家卻提供不少孩子照片和視頻,并表示20萬可直接轉戶口,也能支持現場體檢。
(相關資料圖)
對此閑魚的客服回應道,有可能是閑魚后臺沒有審核到位,若網友能完成相關舉證,平臺會對賣家賬號進行限制。雖說目前閑魚也已對該用戶賬號進行封號處理,但該事件也很快沖上各大社交媒體熱搜。
對此,有不少網友提出質疑:為何閑魚平臺上售賣嬰幼兒的信息會是網友所發(fā)現的呢?閑魚為何只是做簡單的封號處理呢?
圖源:抖音
事實上,該事件背后暴露的不僅僅只有二手電商平臺缺乏監(jiān)管這么簡單。目前二手電商背后所存在的種種問題,也讓國內二手電商距離商業(yè)模式的真正成熟,仍有很長的道路要走。
一、萬物皆可在二手平臺上售賣
國內二手電商平臺發(fā)展至今,已從最初的二手商品交易,逐漸演變到萬物皆可賣階段。
有網友曾在閑魚上售賣所謂的夜跑運動套裝和2元出售來自瓦坎達的振金。除此之外,此前閑魚也出售過類似售價1萬-10萬的吳江榨菜,50元一瓶的西湖水,5.2元代喝奶、6元一碗喝過的疙瘩湯、99999999元的葫蘆娃野生體、8元一個的沙雕網友教訓、200元一只的王源抽過的煙頭等等。
圖源:閑魚
若以上商品足以奇葩的話,更為奇葩的是:今年4月份在閑魚二手交易平臺竟有不少店家上架兜售多款“三寸金蓮”鞋及其纏足相關商品。這些鞋襪種類繁多,款式各異,價格也從幾十元到上千元。甚至有的賣家以“小腳鞋”的名義兜售,竟然還有私人定制,其中最貴的是“三寸金蓮”繡花純手工定制纏足鞋,可按需定制,1580元/雙。
對此不少網友感嘆道,賣這些的人是不是瘋了?到底是什么樣的人在買這些產品呢?然而閑魚方面的回應為,“若判定宣揚封建迷信,將做下架處理?!?/p>
不僅僅如此,目前在閑魚平臺上也有“賣自己的”。比如,以200元-500元的價格提供一天一次的服務,在商品詳情頁中雖注明是提供練車代駕服務,但“全程保密”卻不免讓外界懷疑這種服務的真實性。
圖源:閑魚
再比如,目前在閑魚平臺搜索伴娘出租、伴郎出租的“商品”比比皆是,其對應的價格在每天200元到500元不等。
圖源:閑魚
如果說二手平臺上部分奇葩商品純屬網友的惡作劇,站在平臺的角度來看,這些惡作劇商品也能給平臺增加日活,增強平臺的社區(qū)屬性,這倒也無可厚非。但類似于“出租自己”“伴娘出租”“伴郎出租”牽扯到網友以個人安全完成線下訂單履約,這對二手平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二手電商平臺所專注的一直都是商品本身,對于如何保護用戶線下人身安全本就缺乏運營經驗,且在訂單服務的全過程中,平臺也無法做到全程監(jiān)管。一旦平臺用戶人身安全受到威脅,平臺也無法直接干預,若賣家或賣家的生命安全出現問題,平臺必然會受到影響。因此,二手平臺上線這服務是否有所欠缺考慮呢?
二、二手電商,如何解決用戶信任危機?
事實上,萬物皆可在二手平臺售賣的背后,還是來源于當前二手電商平臺的流量焦慮。
據“電數寶”數據顯示,2022年二手電商用戶規(guī)模為2.63億人,同比增長17.93%,但事實上,從2015年以后,國內二手電商的用戶規(guī)模一直在放緩,本被互聯(lián)網大廠、資本看好的二手生意,如今卻被消費者逐漸拋棄。
圖源:電數寶
出現這一問題的根源還是二手電商相較于一手電商而言,信任危機成為影響行業(yè)市場發(fā)展的最大痛點。
首先,二手商品本身具有很強的非標性,買賣雙方存在著較強的信息差,在商品的定價環(huán)節(jié)只需比新品價格便宜即可。而在線下二手交易過程中,消費者或能根據實物的真實情況進行判斷,將這種信息差降至最低,但電商平臺本身的交易屬性,也阻礙了這種交易。
因此,二手電商平臺幾乎成為了每年消費者投訴的重災區(qū)。在黑貓投訴平臺上,關于閑魚和轉轉的投訴量分別達到10萬條、6.8萬條。
圖源:黑貓投訴
其次,對標京東發(fā)展過程來看,堅持自營多年的京東,逐漸在消費者心智中構建正品+高售后的品牌心智,并且京東借助自建京東物流,完成訂單的高效履約。組合拳發(fā)力下,讓用戶對京東產生高復購的同時,也為京東建立了護城河。
但反觀二手電商平臺,用戶不信任下,二手電商平臺普遍面臨著貨源不穩(wěn)定的情況,這更比說建立高效的供應鏈。
以3C產品為例,據中國通信院發(fā)布的數據顯示,今年1-5月,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累計1.08億部,同比下降0.7%,其中,5G手機出貨量8496.7萬部,同比下降1.4%,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79.0%。手機出貨量下跌的背后,也在說明當前消費者置換新機的意愿明顯在降低。
圖源:中國通信院
同時,消費者李奇(化名)也告訴DoNews,因自己手機內存儲了不少類似于公司員工工資、供應商報價等敏感信息,若將手機通過二手平臺回收,即使在回收前平臺能將數據進行全部刪除,但對方是否有能力將信息恢復并將數據外泄的話,也必然會給自己帶來許多麻煩。
顯然,用戶的擔憂之下,必然會讓類似于愛回收、轉轉等二手平臺面臨著回收手機數量有限的情況。其實不僅僅是3C產品,二手商品整個交易鏈條下是否會被調包,也是不少消費者普遍擔憂的問題。
最后,二手商品的非標性,也決定了電商平臺運營二手商品的難度之大遠超一手平臺。
比如,當賣家質疑商品被買家調包后,不管平臺做出何種判定,均會引發(fā)一方的不滿,導致平臺用戶流失。再比如,二手平臺在進行商品交易時,很容易出現買賣雙方脫離平臺監(jiān)管完成私下交易的行為,這種交易方式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,也暴露出了較大的信用危機。
為解決信任危機問題,目前業(yè)內也在積極探索模式上的改進。其中,以愛回收、轉轉、得物二手為代表的平臺通過平臺先鑒定商品質量真?zhèn)?,之后再出售給消費者。
以閑魚為代表的平臺,除通過引入支付寶的信用芝麻發(fā)評估買賣雙方的個人信息、上線仲裁小法庭外,今年5月份閑魚也推出了全新的信任系統(tǒng)產品——魚力值,替代原有的信用體系。
魚力值會參考大數據模型、用戶交易行為、用戶交易口碑等多個維度,綜合給出評分,進而對用戶的決策構成影響。
圖源:閑魚
但從目前來看,用戶的信任危機仍未得到很好解決。據悉,平臺先鑒別后發(fā)貨的問題在于,平臺既是裁判員,又是遠動員。
以轉轉為例,當前轉轉的驗機服務分為兩種:自營驗機中心和加盟商類型驗機中心。但因加盟商和平臺的利益很難平衡,自然轉轉的驗機服務也無法做到統(tǒng)一化、標準化。
這些問題的存在,也正是此前《齊魯晚報·齊魯壹點》刊發(fā)的《轉轉買的99新手機竟是翻新機?消費者:平臺可能賭我發(fā)現不了》一文中,有消費者購買的99新手機(經轉轉平臺驗機),結果到手后問題百出,最后發(fā)現是拆修過的翻新機的原因所在。
圖源:百度
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得物身上,目前睹煜(上海)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為得物提供第三方鑒定服務、供應鏈服務、倉儲物流服務,也是目前得物在第三方鑒定業(yè)務和供應鏈業(yè)務上的唯一供應商。但據天眼查顯示,睹煜(上海)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的法人張志鵬,卻是得物的執(zhí)行董事、APP業(yè)務鑒定負責人。
圖源:天眼查
.種種關聯(lián)交易的存在,讓外界對得物的鑒別能力也產生了不少質疑。在黑貓投訴平臺上,關于得物的投訴總量也高達15萬條。
.圖源:得物
“先鑒別,后發(fā)貨”產生諸多問題的根源在于:二手電商交易訂單的零碎化以及交易撮合流程、服務環(huán)節(jié)的繁瑣,注定了企業(yè)短期內難以呈現規(guī)?;?,目前行業(yè)上的企業(yè)大多數是以虧損或微薄盈利為主。以愛回收為例,據愛回收2022年報顯示,當年年公司Non-GAAP經營利潤和凈利潤分別為690萬元和5084萬元。
虧損或微薄盈利之下,平臺自然需要盡可能地擴充商品品類,才有可能實現營收和利潤上的增長,進而對投資人有所交代。但隨著商品種類的擴充,所需不同行業(yè)的專業(yè)鑒別人才數量也在迅速增加。巨大的人力成本壓力面前,平臺自然需借助“多種方式”降本增效。
但代價則是因人才隊伍的匱乏,平臺鑒別商品的能力不斷下滑,最終引發(fā)平臺對外界的爭議不斷增多。簡單來說就是,二手電商平臺本應是慢節(jié)奏發(fā)展的行業(yè),如今卻在以快節(jié)奏“狂飆”發(fā)展。
而對于閑魚所提出的借助“魚力值”本身也存在不少漏洞。據悉,賣家根據魚力值考核的核心指標,找身邊的親友完成虛假訂單交易,進而拉高自身的魚力值。而此次閑魚平臺的“賣娃”事件,側面也在說明閑魚的魚力值功能仍需不斷打磨相關功能,才能不斷減少類似事件發(fā)生。
三、二手電商,路漫漫其修遠兮
如果說一手電商是以商品為中心,做的是商品交易撮合生意。那么,二手電商本質上做的就是平臺、買賣雙方的人性生意。但基于人性的復雜性、多樣化、不確定性,二手電商不管是在模式創(chuàng)新上,平臺監(jiān)管上、商業(yè)模式探索上,仍需持續(xù)探索。但如今的現實情況是,留給二手電商的時間可能真的不多了。
從資本市場來看,此前二手電商也曾是資本眼中的寵兒。轉轉先后獲得騰訊、小米、58、尚城投資、順為資本的投資;愛回收的多輪融資中不乏包括老虎環(huán)球基金、IFC國際金融公司等國際知名投資機構的加持。
.圖源:天眼查
圖源:天眼查
但因歐美銀行危機、美聯(lián)儲加息,目前全球投資機構也進入到暗黑時刻。當資本市場自身承壓之際,后續(xù)能否持續(xù)給二手電商持續(xù)“輸血”仍值得商榷。
因此,在跑通清晰盈利模式的同時,還要持續(xù)把控好平臺大量SKU商品的質量,這對二手電商平臺來說不得不是一場大考。
需要說明的是,目前不少二手電商也在努力地撕掉二手電商標簽,努力向市場講述新的資本故事。2021年7月,在《“十四五”循環(huán)經濟發(fā)展規(guī)劃》中,旨在發(fā)展循環(huán)經濟、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再生資源利用水平。
政策指引之下,2022年11月,轉轉喊出了新的Slogan“二手拯救世界”。創(chuàng)始人黃煒更是指出,轉轉不再是一家互聯(lián)網電商公司,全新的定位是一家循環(huán)經濟產業(yè)公司,并希望借循環(huán)經濟的模式促進“雙碳”目標實現。但坦白來說,轉轉想要持續(xù)講好循環(huán)經濟的故事,對轉轉也提出了更多要求,像人才的持續(xù)引進,工廠的建設,平臺上無法出售的二手機如何處理等等。但相較于轉轉而言,閑魚所面對的壓力更大。
馬云近期指出,未來阿里電商的核心為重新回歸淘寶、回歸用戶、回歸互聯(lián)網。在阿里內部日漸被邊緣化的閑魚,也迫切需向阿里內部證明自身的價值所在。同時,伴隨著阿里1+6+N組織結構的變革,各業(yè)務線后續(xù)將獨立上市,自負盈虧。這不僅僅要求閑魚需盡快實現盈利外,更需做出一份“漂亮”的成績單,來應對未來上市的要求。
雖說按照網經社發(fā)布的 《2021 年度中國二手電商市場數據報告》顯示,預計到 2025 年,市場規(guī)模將達到 8000 多億元,但在接近萬億的市場規(guī)模下,建立完整的售后機制,提高商品信息的透明度,將會二手電商構建核心競爭力以及爭奪市場份額的關鍵。只有這樣,才能讓用戶對平臺產生持續(xù)性地信任。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