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際能源署(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)署長比羅爾(Faith Birol)將歐洲能源危機爆發(fā)的原因歸咎于俄羅斯。他表示,“在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地緣政治局勢加劇之際,俄羅斯天然氣流向歐洲的量在下降”。
比羅爾表示:“歐盟目前的天然氣庫存存在赤字很大程度上是由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所造成的。”“盡管天然氣市場價格高企,但該公司去年第四季度對歐洲的天然氣出口量依然同比減少了25%,并且在其他出口商推高現(xiàn)貨銷售量的同時,該公司卻減少現(xiàn)貨的銷售。
比羅爾還指出,盡管它旗下的設(shè)施只占歐洲大陸總天然氣庫存設(shè)施容量的10%,Gazprom要為歐洲一半的庫存赤字負責。此外,盡管Gazprom正在履行其與歐洲的長期合同,但比羅爾表示,“盡管Gazprom的長期合同價格遠低于當前的現(xiàn)貨價格水平,但該公司依然減少了在歐洲的現(xiàn)貨天然氣銷售量。”比羅爾補充說,相比與歐盟的天然氣貿(mào)易,俄羅斯向中國提供的天然氣量則超出了合同承諾。同時,他也認為,歐洲國家在這場能源危機中也并非完全沒有責任,因為整個歐洲大陸“并沒有充分重視天然氣庫存量對其天然氣供應的重要性”。
與此同時,gazprom主導的北溪2號管道已準備好投入運營,不過天然氣可能還需六個月后才能開始輸送。